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𠬀󳰙𤠕󳰘󳰚󳰗𤲸

說 明

正  字 A02643 田-05-10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田畜也。《淮南子》曰:「玄田爲畜。」手寫字,《魯郊禮》畜从田,从兹。兹,益也。(丑六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田畜也。淮南王曰:「手寫字田爲畜。」手寫字,《魯郊禮》畜从田,从茲。茲,益也。(丑六切)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田畜也。淮南子曰:「玄田為畜。」楷書寫法:上半作「玄」,「亠」下作「幺」,「幺」之起筆上觸於橫,寫法參「玄」字;下半作「田」,「囗」中橫、豎皆接邊筆。「蓄」字偏旁同此。
注  音 ㄔㄨˋㄒㄩˋ
漢語拼音 ㈠chù ㈡xù
釋  義

ㄔㄨˋ

1. 人所飼養之禽獸。如馬、牛、羊、雞、犬、豬等。《周禮.天官.庖人》:「庖人,掌共六畜、六獸、六禽,辨其名物。」漢.鄭玄.注:「六畜,六牲也。」

2. 泛指禽獸。《永樂大典戲文三種.張協狀元.第九齣》:「猛獸業畜,不得無禮!」《紅樓夢》第三四回:「那起小人的嘴有什麼避諱,心順了,說的比菩薩還好;心不順,就貶的連畜生不如。」

ㄒㄩˋ

1. 飼養。《禮記.大學》:「伐冰之家,不畜牛羊。」南朝宋.鮑照〈紹古辭〉七首之三:「徒畜巧言鳥,不解心款曲。」

2. 養育。《詩經.邶風.日月》:「父兮母兮,畜我不卒。」《孟子.梁惠王上》:「仰不足以事父母,俯不足以畜妻子。」

3. 培養。《易經.大畜》:「《象曰》: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,以畜其德。」

4. 順從、順服。唐.柳宗元〈封建論〉:「其情,私也,私其一己之威也,私其盡臣畜於我也。」

5. 收容、容許。《左傳.襄公二十六年》:「獲罪於兩君,天下誰畜之?」《漢書.卷六八.霍光金日磾傳.霍光》:「威震主者不畜。」

6. 保留、收藏。《禮記.儒行》:「易祿而難畜也。」《金史.卷六四.后妃列傳下.世宗昭德皇后》:「睿宗沒後,世宗寶畜之。」

7. 儲存、積聚。通「蓄」。《韓非子.五蠹》:「既畜王資,而承敵國之釁。」

8. 姓。如漢代有畜意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