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2567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「琉」《說文》不錄。 |
字樣說明 | 左旁下橫斜挑;右半作「![]() ![]() 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liú |
釋 義 | 「琉璃」: ⑴ 寶石名,色青。《後漢書.卷八八.西域傳.大秦》:「土多金銀奇寶,有夜光璧、明月珠、駭雞犀、珊瑚、虎魄、琉璃、琅玕、朱丹、青碧。」亦作「流離」。 ⑵ 以鋁、鈉之硅酸化合物燒煉之物體,多為青色和黃色。可附著於黏土外層,再燒製成缸、瓦、盆等器物。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六:「見佛前琉璃燈有火。」《儒林外史》第一四回:「出來過了雷峰,遠遠望見高高下下,許多房子,蓋著琉璃瓦,曲曲折折,無數的朱紅欄杆。」亦稱「火齊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