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󳧆󳧇

說 明

正  字 A02536 犬-10-13
說文釋形 「猾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字樣說明 左作「犭」,下撇筆不出彎鉤。右半作「骨」:上从「手寫字」之變形,內作一橫、一豎,橫筆接右邊筆;下作「手寫字」,中間為點、挑,不作「月」,寫法參「骨」字。
注  音 ㄏㄨㄚˊ
漢語拼音 huá
釋  義

1. 擾亂、侵擾。《書經.舜典》:「蠻夷猾夏,寇賊姦宄。」《國語.晉語二》:「君若求置晉君以成名於天下,則不如置不仁以猾其中,且可以進退。」

2. 奸詐不誠實。如:「狡猾」、「刁猾」。《韓非子.揚權》:「猾民愈眾,姦邪滿側。」《史記.卷八.高祖本紀》:「項羽為人僄悍猾賊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四七回:「只怕曹操奸猾,如何去得?」

3. 弄也。《國語.晉語一》:「遇兆,挾以銜骨,齒牙為猾,戎夏交捽。」晉.韋昭.注:「猾,弄也。……骨在口中,齒牙弄之,以象讒口之為害也。 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