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󳥠󳥡

說 明

正  字 A02509 犬-04-07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赤狄,本犬種。狄之為言淫辟也。从犬,赤省聲。(徒歷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北狄也,本犬穜。狄之為言淫辟也。从犬,亦省聲。(徒歷切)
字樣說明 左作「犭」,下撇筆不出彎鉤;右半作「火」:末二筆撇與捺相接,寫法參「火」字。「荻」字偏旁同此。「逖」字末捺改頓筆。
注  音 ㄉㄧˊㄊㄧˋ
漢語拼音 ㈠dí ㈡tì
釋  義

㈠ㄉ一ˊ

1. 中國古代之北方民族。因主要分佈於北方,故通稱為「北狄」。秦、漢以後成為中原對北方各族之泛稱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犬部》:「狄,北狄也。」《書經.仲虺之誥》:「東征,西夷怨;南征,北狄怨。」《禮記.王制》:「北方曰狄,衣羽毛,穴居,有不粒食者矣。」

2. 古代低職級之官員。《書經.顧命》:「伯相命士須材,狄設黼扆、綴衣。」漢.孔安國.傳:「狄,下士。」《禮記.喪大記》:「復,有林麓,則虞人設階;無林麓,則狄人設階。」漢.鄭玄.注:「狄人,樂吏之賤者。」

3. 麋鹿之有力者。《爾雅.釋獸》:「麋,牡麔、牝麎、其子䴠,其跡躔,絕有力,狄。」宋.邢昺.疏:「其絕異壯大有力者名狄也。」

4. 雉名,亦指雉羽。通「翟」。清.王念孫《廣雅疏證.卷八上.釋器》:「狄,羽也。」《周禮.天官.內司服》:「內司服,掌王后之六服:褘衣、揄狄、闕狄、鞠衣、展衣、緣衣、素沙。」漢.鄭玄.注:「狄當為翟。翟,雉名。」《禮記.樂記》:「然後鐘磬竽瑟以和之,干戚旄狄以舞之。」唐.孔穎達.正義:「狄,羽也。」

5. 姓。如唐代有狄仁傑。

㈡ㄊ一ˋ

1. 往來迅疾貌。《禮記.樂記》:「流辟邪散,狄成滌濫之音作,而民淫亂。」漢.鄭玄.注:「狄、滌,往來疾貌也。」唐.孔穎達.正義:「狄成、滌濫皆謂往來速疾,謂樂之曲折,速疾而成,疾速而止。」

2. 遠。通「逖」。《詩經.大雅.瞻卬》:「捨爾介狄,維予胥忌。」漢.毛亨.傳:「狄,遠也。」唐.孔穎達.正義:「毛讀『狄』為『逖』,故為遠也。……王肅云:『捨爾大道遠慮,反與我賢者怨乎?』」

3. 剔除、驅除。通「剔」。《詩經.魯頌.泮水》:「桓桓於征,狄彼東南。」漢.鄭玄.箋:「狄,當作剔。剔,治也。」唐.孔穎達.正義:「伐所以治罪,故讀狄為剔。剔,治毛髮,故為治也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