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󳠓󳠒󳠑󳠏󳠍󳠐󳠎󺱼

說 明

正  字 A02464 火-17-21
說文釋形

「爛」《說文》作「爤」。
大徐本:手寫字,孰也。从火,蘭聲。手寫字,或从簡。(郎旰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火󱗂(孰)也。从火,蘭聲。手寫字,或从閒。(郎旰切)

字樣說明 左旁「火」之末筆作頓點。右半作「闌」︰「門」內作「柬」,與「東」字寫法不同,末捺改頓點;「門」之筆順如「明」字,先左半,後右半,寫法參「闌」字。
注  音 ㄌㄢˋ
漢語拼音 làn
釋  義

1. 食物熟透而鬆軟。《呂氏春秋.孝行覽.本味》:「故久而不弊,熟而不爛,甘而不噥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一一回:「說有好吃的要幾樣,還要很爛的。」

2. 腐敗的、破舊的。如:「爛蘋果」、「破銅爛鐵」、「潰爛」、「海枯石爛」。《公羊傳.僖公十九年》:「梁亡,此未有伐者,其言梁亡何?自亡也。其自亡奈何?魚爛而亡也。」三國魏.陳琳〈檄吳將校部曲〉:「十萬之師,土崩魚爛。」

3. 光明、顯著。如:「燦爛」、「絢爛」。《詩經.鄭風.女曰雞鳴》:「子興視夜,明星有爛。」《漢書.卷九九.王莽傳上》:「四年於茲,功德爛然。」

4. 燒灼。《漢書.卷六八.霍光金日磾傳.霍光》:「曲突徙薪亡恩澤,燋頭爛額為上客耶?」《三國演義》第五○回:「焦頭爛額者扶策而行。」

5. 紊亂沒頭緒。如:「爛攤子」、「一本爛帳」。

6. 形容人不好、差勁。如:「你這個人太爛了!」

7. 極、過分。如:「爛熟」、「爛醉」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回:「你是個爛忠厚沒用的人,所以這些話我不得不教導你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