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󲛰󳝭󳝩󳝪𤏺𪌑󳝬𪌠󳝮󳝫𪍮𪍾

說 明

正  字 A02437 火-11-15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乾煎也。从火,敖聲。手寫字,敖或从手寫字。(五牢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乾煎也。从火,敖聲。手寫字A02437或从手寫字作。(五牢切)
字樣說明 上半作「敖」︰左上作「士」,不作「土」;右作「手寫字」,捺之起筆不觸撇、橫,末筆改為長頓點,寫法參「敖」字。下半作四點,為「火」之變易。
注  音 ˊ
漢語拼音 ㈠áo ㈡āo
釋  義

ˊ

1. 用小火慢煮、乾煎。《說文解字.火部》:「熬,乾煎也。」漢.揚雄《方言》卷七:「凡以火而乾五穀之類,自山而東,齊、楚以往,謂之熬。」《周禮.地官.舍人》:「喪紀,共飯米,熬穀。」漢.枚乘〈七發〉:「於是使伊尹煎熬,易牙調和。」

2. 勉強忍耐、忍受。如:「熬夜」。《三國演義》第一六回:「虧得那馬是大宛良馬,熬得痛,走得快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七六回:「實已四更,他們姊妹們熬不過,都去睡了。」元.無名氏《鴛鴦被》第一折:「熬永夜閒描那花樣子,捱長日頻拈我這繡針兒。」元.張國賓《合汗衫》第一折:「身上單寒,肚中又饑餒,怎麼打熬的過。」

3. 憂心。漢.王逸〈九思.逢尤〉:「我心兮煎熬,惟是兮用憂。」唐.李白〈古風〉詩五十九首之二十:「名利徒煎熬,安得閒餘步。」

㈡ㄠ

一種烹調方法,即將食物放入水裡燜煮。如:「熬白菜」、「熬高湯」。《紅樓夢》第二五回:「賈母、王夫人如得了珍寶一般,旋熬了米湯與他二人吃了。」《紅樓夢》第八八回:「卻說鳳姐在房中吩咐預備晚飯,因又問道:『你們熬了粥了沒有﹖』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