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󳘩𤐬𤒗𦛧𦜡

說 明

正  字 A02393 火-04-08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炮肉也。从肉在火上。凡炙之屬皆从炙。手寫字,籀文。(之石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炙肉也。从肉在火上。凡炙之屬皆从炙。手寫字,籀文。(之石切)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炮肉也。从肉在火上。楷書寫法:上从「肉」,作「手寫字」,中間兩筆作點、挑,不从「月」;下作「火」。
注  音 ˋ
漢語拼音 zhì
釋  義

1. 烤肉。《說文解字.火部》:「炙,炮肉也。」《詩經.小雅.瓠葉》:「有兔斯首,燔之炙之。」《戰國策.魏策二》:「齊桓公夜半不嗛,易牙乃煎敖燔炙,和調五味而進之。」《樂府詩集.卷三七.相和歌辭一二.古辭.西門行》:「飲醇酒,炙肥羊。」

2. 烤熟之肉食。《禮記.曲禮上》:「乾肉不齒決,毋嘬炙!」《史記.卷八六.刺客列傳.專諸》:「酒既酣,公子光佯為足疾,入於窟室中,使專諸置匕首魚炙之腹中,而進之。」漢.揚雄〈解嘲〉:「司馬長卿竊貲於卓氏,東方朔割炙於細君。」

3. 燒烤、燒灼。《齊民要術.卷五.漆》:「世人見漆器暫在日中,恐其炙壞,合著陰潤之地,雖欲愛慎,朽敗更速矣。」唐.崔顥〈霍將軍〉詩:「莫言炙手手可熱,須臾火盡灰亦滅。莫言貧賤即可欺,人生富貴自有時。」清.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五回:「公主笑道:『好好牡丹,不去澆灌,卻用火炙,豈非六味丸用的炙丹皮麼?』」

4. 薰染、陶冶。《孟子.盡心下》:「非聖人而能若是乎?而況於親炙之者乎?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