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󳘨

說 明

正  字 A02392 火-04-08
說文釋形 手寫字,爨也。从火,吹省聲。(昌垂切)
字樣說明 左旁「火」之末筆作頓點;右半作「欠」:下「人」之撇筆,起筆不接上橫鉤,寫法參「欠」字。
注  音 ㄔㄨㄟㄔㄨㄟˋ
漢語拼音 ㈠chuī ㈡chuì
釋  義

㈠ㄔㄨㄟ

1. 燒火煮熟食物。《說文解字.火部》:「炊,爨也。」《莊子.庚桑楚》:「簡髮而櫛,數米而炊。」《戰國策.秦策一》:「(蘇秦)歸至家,妻不下紝,嫂不為炊,父母不與言。」宋.蘇軾〈和子由送將官梁左藏仲通〉詩:「城西忽報故人來,急掃風軒炊麥飯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五三回:「近日園中姊妹皆各在房中吃飯,炊爨飲食亦便,寶玉自能變法要湯要羹調停。」

2. 與烹煮食物相關之事物。宋.黃庭堅〈武昌松風閣〉詩:「野僧早飢不能饘,曉見寒谿有炊煙。」《聊齋志異.卷三.白於玉》:「至日,先一蒼頭送炊具來。」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六五回:「一面又訴說起他近年的苦況,竟是斷炊的日子也過過了。」

3. 吹、噓。通「吹」。《荀子.仲尼篇》:「可炊而傹也。」唐.楊倞注:「炊與吹同。」

ㄔㄨㄟˋ

「炊累」:游塵飄動升騰之狀。又音ㄔㄨㄟ ㄌㄟˋ。《莊子.在宥》:「淵默而雷聲,神動而天隨,從容無為而萬物炊累焉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