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󳗴灰𤆆󳗵

說 明

正  字 A02384 火-02-06
說文釋形
大徐本:手寫字,死火餘手寫字(燼)也。从火,从又。又,手也。火既滅,可以執持。(呼恢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死火餘手寫字(燼)也。从火、又。又,手也。火既滅,可以執持。(呼恢切)
字樣說明 此字段注本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死火餘燼也。从火、又。又,手也。火既滅,可以執持。楷書寫法:「火」上作一橫、一撇,兩筆相交。「恢」、「詼」等字偏旁同此。若為上偏旁時,捺筆改頓點,如︰「盔」字。
注  音 ㄏㄨㄟ
漢語拼音 huī
釋  義

1. 物體燃燒後剩餘的屑末。如:「骨灰」、「紙灰」。《說文解字.火部》:「灰,死火餘手寫字(燼)也。」唐.韋應物〈傷逝〉詩:「染白一身黑,焚木盡成灰。」唐.李商隱〈無題〉詩:「春蠶到死絲方盡,蠟炬成灰淚始乾。」

2. 燃燒、焚毀。《抱朴子.內篇.釋滯》:「不灰之木,不熱之火。」《後漢書.卷八○.文苑列傳上.杜篤》:「燔康居,灰珍奇。」

3. 塵土、細土。晉.陸機〈輓歌〉三首之二:「昔為七尺軀,今成灰與塵。」《老殘遊記》第一二回:「翠花掌燭,翠環捧硯,我來撣灰。」

4. 碎裂。漢.曹操〈上書謝策命魏公〉:「灰軀盡命,報塞厚恩。」唐.張文成〈遊仙窟〉:「玉饌珍奇,非常厚重,粉身灰骨,不能酬謝。」

5. 化成灰燼。比喻消沉、絕望。如:「心灰意冷」。宋.陸游〈舟中偶書〉詩:「四方本是丈夫事,白首自憐心未灰。」《中國現在記》第三回:「官場上的人情,最是勢利不過的,大家見撫臺不理,誰還來理我呢?想到這裡,萬念俱灰。」

6. 淺黑色。如:「灰布」、「灰鼠」。《鏡花緣》第一四回:「多九公道:此等人因腳下忽生一股惡雲,其色似黑非黑,類如灰色,人都叫做晦氣色。」

7. 石灰之簡稱。明.李時珍《本草綱目.卷九.金石部.石灰》:「所在近山處者皆有之,燒青石為灰也。」《清史稿.卷二八四.覺羅滿保列傳》:「滿保疏言:『閩、浙兩省棚民,以種麻靛、造紙、 燒灰為業,良莠不一。』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