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󳖗󳖘󳖖󳖕𤄴

說 明

正  字 A02366 水-15-18
說文釋形

大徐本:手寫字,󳎰(溝)也。从水,賣[𧷏]聲。一曰邑中󳎰(溝)。(徒谷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溝也。从水,𧶠聲。一曰邑中曰溝。(徒谷切)

字樣說明

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溝也,从水,𧷏聲。楷書寫法:右半作「賣」:上作「士」,不作「土」,下作「買」,寫法參「賣」字。按:本字所从「賣」為「𧷏」之異體,與「買賣」之「賣」不同。本典收「𧷏」(ˋ)(C13627)為罕用字。

注  音 ㄉㄨˊ
漢語拼音
釋  義

1. 水溝。如:「溝瀆」。《說文解字.水部》:「瀆,溝也。」《史記.卷八四.屈原賈生列傳.賈誼》:「彼尋常之汙瀆兮,豈能容吞舟之魚!」唐.司馬貞.索隱:「瀆,小渠也。」

2. 注入大海之江河。《爾雅.釋水》:「江、河、淮、濟為四瀆,四瀆者,發源注海者也。」《韓非子.五蠹》:「中古之世,天下大水,而鯀禹決瀆。」

3. 貪求。《左傳.昭公十三年》:「晉有羊舌鮒者,瀆貨無厭,亦將及矣,為此役也,子若以君命賜之,其已。」《抱朴子.內篇.勤求》:「由於誇誑,內抱貪瀆,惟利是圖。」

4. 輕慢、不敬。如:「褻瀆」。《禮記.少儀》:「毋拔來,毋報往,毋瀆神,毋循枉。」《鏡花緣》第一七回:「婢子以此細事上瀆高賢,真是貽笑大方。」

5. 姓。如漢代有瀆弘之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