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󳖋󳖌󳖇󳖉󳖈𣿱󳖍󳖊

說 明

正  字 A02363 水-15-18
說文釋形 「瀉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字樣說明 右半作「寫」:「宀」下作「舄」,上作「臼」,下撇上觸於「臼」,末作四點,寫法參「寫」字。
注  音 ㄒㄧㄝˋ
漢語拼音 xiè
釋  義

1. 水向下急流。如:「傾瀉」、「大雨如瀉」。《玉篇.水部》:「瀉,傾也。」宋.陸游〈雨夜詩〉:「急雨如河瀉瓦溝。」《警世通言.卷三.王安石三難蘇學士》:「回時乘著水勢,一瀉千里,好不順溜。」

2. 抒發、傾吐。元.王實甫《西廂記.第四本.第四折》:「暢道是舊恨連綿,新愁鬱結;別恨離愁,滿肺腑,難淘瀉。」《水滸傳》第四○回:「呼酒謾澆千古恨,吟詩欲瀉百重愁。」

3. 拉肚子。如:「上吐下瀉」。《鏡花緣》第四○回:「多九公因喫了靈芝,只覺腹瀉不能前去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