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𠽼𣥒󳕴󳕺󳕶󳕳歰󳕷𣴻󳕯󳕲󳕱󳕰A02360-013𣹣𣾫󳕸𣿠𤁍󳕹󳕵

說 明

正  字 A02360 水-14-17
說文釋形 「澀」《說文》作「手寫字」。
手寫字,不滑也。从四止。(色亡切)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本作「手寫字」,不滑也,从四止。後世添益水旁。楷書寫法:右半作「歰」:上作雙「刃」,點不穿撇;下作雙「止」,左「止」下橫斜挑。本典收「歰」為「澀」之異體字。「譅」(B04753)字偏旁寫法參此。
注  音 ㄙㄜˋ
漢語拼音
釋  義

1. 不滑潤。如:「粗澀」。《說文解字.水部》:「󳕷(澀),不滑也。」元.郝經〈冤鐍嘆〉詩:「鐵簧生澀深金苔,沴氣纏結埋陰霾。」

2. 說話不流利。南朝宋.劉義慶《世說新語.輕詆》:「王右軍少時甚澀訥。」《南齊書.卷七.東昏侯本紀》:「性重澀少言,不與朝士接,唯親信閹人及左右御刀應敕等。」

3. 文字生硬難懂。如:「晦澀」。《宋史.卷三八○.列傳.勾龍如淵》:「文章平易者多淺近,淵深者多艱澀。」

4. 味道微苦不甘滑。如:「酸澀」、「這李子好澀。」唐.李咸用〈和吳處士題村叟壁〉詩:「秋果樝梨澀,晨羞筍筍鮮。」

5. 險阻艱難。晉.潘尼〈迎大駕〉詩:「世故尚未夷,崤函方嶮澀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