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󳔩󳔬󳔨󳔫󳔪

說 明

正  字 A02352 水-14-17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滎濘也。从水,寧聲。(乃定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滎濘也。从水,寧聲。(乃定切)
字樣說明 右半作「寧」:上作「寍」,下橫兩端出頭;下作「丁」,寫法參「寧」字。本典收「寍」(B00747)為次常用字。
注  音 ㄋㄧㄥˋ
漢語拼音 nìng
釋  義

1. 路上淤積的爛泥。如:「泥濘」。《說文解字.水部》:「濘,滎濘也。」《左傳.僖公十五年》:「戰於韓原,晉戎馬還濘而止。」晉.杜預.注:「濘,泥也。」《新唐書.卷一○九.列傳.楊再思》:「再思入朝,有車陷於濘,叱牛不前。」

2. 滯泥、困陷。《管子.地員》:「不濘車輪,不汙手足。」《三國志.卷一一.魏書.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.田疇》:「時方夏水雨,而濱海洿下,濘滯不通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