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󳔥󳔣𣽃󳔡󳔟󳔤󳔞󳔠󳔦󳔢󳔧

說 明

正  字 A02351 水-13-16
說文釋形

大徐本:手寫字,水搖也。从水,詹聲。(徒濫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澹澹水繇皃(貌)也。从水,詹聲。(徒敢切)

字樣說明 右半作「詹」:首二筆作撇、橫撇,第六筆作豎折,下「言」起筆作點,寫法參「詹」字。
注  音 ㄉㄢˋㄊㄢˊ
漢語拼音 ㈠dàn ㈡tán
釋  義

ㄉㄢˋ

1. 水波蕩漾。《說文解字.水部》:「澹,水搖也。」漢.枚乘〈七發〉:「湍流溯波,又澹淡之。」唐.白居易〈酬夢得早秋夜對月見寄〉詩:「庭蕪淒白露,池色澹金波。」

2. 安靜、安定。《老子》第二○章:「澹兮其若海,飂兮若無止。」《文選.揚雄.長楊賦》:「使海內澹然,永亡邊城之災,金革之患。」

3. 恬靜而寡慾。《漢書.卷五七.司馬相如傳上》:「泊乎無為,澹乎自持。」三國蜀.諸葛亮〈誡子〉:「夫君子之行,靜以修身,儉以養德,非澹泊無以明志,非寧靜無以致遠。」南朝宋.謝靈運〈石壁精舍還湖中作〉詩:「慮澹物自輕,意愜理無違。」唐.白居易〈秋居書懷〉詩:「澹然無所欲,何須廣居處。不用多積蓄,丈室可容身。」

4. 清淡、不濃烈。漢.王充《論衡.自紀》:「狄牙和膳,餚無澹味。」唐.李鐸〈秋露賦〉:「煙澹彩而的的,月籠華而晶晶。」元.無名氏《盆兒鬼》第二折:「為人本分作經營,澹飯粗茶心自寧,平生莫做虧心事,半夜敲門不喫驚。」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三○:「只見一個澹妝女子在空中下來,鶴齡夫妻知是尊嫜,雙雙跪下。」

5. 姓。如明代有澹文昇。《萬姓統譜》卷六六:「澹文昇,潮陽人,宣德間長陽縣知縣。」

ㄊㄢˊ

「澹臺」:複姓。如孔子弟子中有澹臺滅明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