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󳔚󳔛󳔙󳔝󳔜

說 明

正  字 A02350 水-13-16
說文釋形

大徐本:手寫字,水礙衺(邪)疾波也。从水,敫聲。一曰半遮也。(古歷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水礙衺(邪)疾波也。从水,敫聲。一曰半遮也。(吉歷切)

字樣說明 右半作「敫」:左上作「白」,左下作「方」,橫折鉤起筆不觸上橫,寫法參「敫」(C04646)字、「檄」字。
注  音 ㄐㄧ
漢語拼音
釋  義

1. 水勢受阻而噴濺。如:「激起浪花」、「波濤相激」。《說文解字.水部》:「激,水礙衺疾波也。」《淮南子.兵略》:「故水激則悍。」

2. 使有所感發或變化。如:「刺激」、「激勵」、「激怒」。《史記.卷七九.范雎蔡澤列傳.太史公曰》:「然二子不困厄,惡能激乎?」元.石君寶《秋胡戲妻》第三折:「也不知是誰人激惱那天公,著俺莊家每受的來苦。」

3. 強烈、急劇。如:「激增」、「激漲」、「激戰」。唐.李白〈溫泉侍從歸逢故人〉詩:「激賞搖天筆,承恩賜御衣。」唐.李朝威〈柳毅傳〉:「千雷萬霆,激繞其身,霰雪雨雹,一時皆下。」

4. 言行率直、急切。如:「激切」、「偏激」。《南史.卷三四.列傳.顏延之》:「延之性既褊激,兼有酒過。」唐.柳宗元〈上權德輿補闕温卷啟〉:「今將慷慨激昂,奮攘布衣,縱談作者之筵,曳裾名卿之門。」

5. 姓。如漢代有激章。《集韻.入聲.錫韻》:「激,亦姓,《淮南傳》有激章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