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󳓱𣾮󳓰󳓯

說 明

正  字 A02343 水-13-16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滓滋也。从水,殿聲。(堂練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滓垽也。从水,手寫字聲。(堂練切)
字樣說明 右半作「殿」:左半上作「尸」,下作「共」,末二筆不接上橫。右半「殳」之次筆不鉤,寫法參「殿」字。
注  音 ㄉㄧㄢˋ
漢語拼音 diàn
釋  義

1. 沉積之渣滓、淤泥。《說文解字.水部》:「澱,滓滋也。」《宋史.卷九二.河渠志二》:「今第見水即以杷濬之,水當隨杷改趨直河,苟置數千杷,則諸河淺澱,皆非所患。」

2. 淤積、聚積。如:「沉澱」。宋.沈括《夢溪筆談.卷二五.雜誌》:「而汴渠有二十年不浚,歲歲堙澱。」清.徐珂《清稗類鈔.詼諧類.回湯豆腐乾》:「豆腐,以黃豆為之。造法:水浸磨漿,濾去滓,煎成,澱以鹽滷汁,就釜收之。」

3. 以藍葉浸水,和以石灰,經沉澱所製成之藍色染料。同「靛」。元.周德清〈塞鴻秋.長江萬里白如練〉曲:「長江萬里白如練,淮山數點青如澱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