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󳒥󳒡󳒤𣼝󳒠󳒣󳒢𤂂

說 明

正  字 A02324 水-11-14
說文釋形 手寫字,洒也。从水,條聲。(徒歷切)
字樣說明 右半作「條」:此字从「攸」,「亻」旁右作一短豎,右上作「攵」,不作「夂」或「夊」;右下作「木」當下偏旁之寫法,中豎不鉤,左撇、右點不觸豎筆,寫法參「條」字。
注  音 ㄉㄧˊ
漢語拼音
釋  義

1.洗濯、清掃。如:「洗滌」。《說文解字.水部》:「滌,洒也。」《詩經.豳風.七月》:「九月肅霜,十月滌場,朋酒斯饗,曰殺羔羊。」《漢書.卷五七.司馬相如傳上》:「相如身自著犢鼻褌,與庸保雜作,滌器於市中。」

2.去除。《尚書.禹貢》:「九川滌源。」漢.孔安國.傳:「九州之川已滌除,泉源無壅塞矣。」漢.張衡〈東京賦〉:「進明德而崇業,滌饕餮之貪慾。」

3.古代畜養帝王祭牲之處所。《集韻.去聲.嘯韻》:「滌,養牲室。」《公羊傳.宣公三年》:「帝牲在于滌三月。」漢.何休.解詁:「滌,宮名,養帝牲三牢之處也。謂之滌者,取其蕩滌絜清。」南朝宋.徐爰〈郊祀遇雨議〉:「次辛十日,居然展齋,養牲在滌,無緣三月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