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󳐀󳏿𣽙

說 明

正  字 A02299 水-11-14
說文釋形 「滾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字樣說明 右半作「袞」︰中間「口」上作一撇、一豎折,兩筆接上橫筆;下半末二筆撇不穿捺,寫法參「袞」字。
注  音 ㄍㄨㄣˇ
漢語拼音 gǔn
釋  義

1. 大水奔湧翻騰之狀。常用疊詞「滾滾」。如:「白浪翻滾」、「滾滾黃河」。《字彙.水部》:「滾,大水流貌。」《精忠岳傳》第七五回:「直殺得天昏地暗鬼神愁,倒海翻江波浪滾。」

2. 翻轉。如:「打滾」、「滾雪球」、「連爬帶滾」。《紅樓夢》第六○回:「芳官挨了兩下打,那裡肯依,便撞頭打滾,潑哭潑鬧起來。」《儒林外史》第一回:「湖裡有十來枝荷花,苞子上清水滴滴,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。」

3. 離開、走開,多表示呵斥。如:「滾出去」。《紅樓夢》第九六回:「快快的滾罷,還等窩心腳呢!」

4. 液體沸騰。如:「水滾了。」元.馬致遠〈壽陽曲.蝶慵戲〉曲:「他心罷,咱便捨,空擔著這場風月。一鍋滾水冷定也,再攛紅幾時得熱。」

5. 沿著衣服邊緣上做裝飾。如:「在衣襬上滾一道紅邊。」

6. 非常、很。如:「滾燙」、「滾圓」。《紅樓夢》第二○回:「我家裡燒的滾熱的野雞,快來跟我吃酒去。」《儒林外史》第四五回:「盪上滾熱的封缸酒來。喫了一會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