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湮󳍢󳍣𣽔

說 明

正  字 A02263 水-09-12
說文釋形

「湮」《說文》作「𣽔」。
大徐本:手寫字,沒也。从水,垔聲。(於真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沒也。从水,𡍯聲。(於真切)

字樣說明 右半作「垔」︰上作「西」,第四、第五筆不接左右邊筆;下作「土」,豎筆輕觸於「西」;「煙」字偏旁同此。若為左偏旁,「土」字下橫斜豎,如︰「甄」字。
注  音 ㄧㄣㄧㄢ
漢語拼音 ㈠yīn ㈡yān
釋  義

㈠ㄧㄣ

1. 沒落、埋沒。如:「古蹟湮滅」、「湮沒無聞」。《說文解字.水部》:「湮,沒也。」《國語.周語下》:「故亡其氏姓,踣斃不振,絕後無主,湮替隸圉。」晉.潘岳〈楊仲武誄〉:「如何短折,背世湮沉,嗚呼哀哉!」

2. 堵塞。通「垔」。《莊子.天下》:「昔者禹之湮洪水,決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。」元.虞集《道園學古錄.卷一七.徽政院使張忠獻公神道碑》:「山夷川湮,茲銘不磨。」

 ㈡ㄧㄢ,ㄧㄣ之又音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