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𠈑󰔌󰔎󰔇󰔋󰔍󰔆𤉭󰔈𤎫󰔉𤑋󰔊

說 明

正  字 A00268 儿-04-06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明也。从火在人上,光明意也。手寫字,古文。手寫字,古文。(古皇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明也。从火在儿上,光明意也。手寫字,古文。手寫字,古文。(古皇切)
字樣說明 此字段注本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从火在儿上,光明意也。楷書寫法:起筆為豎,次左點、右撇,點、撇不接豎、橫。「恍」、「晃」、「胱」等字偏旁同此。若為左偏旁時,末筆改為豎挑,如︰「輝」、「耀」等字。
注  音 ㄍㄨㄤ
漢語拼音 guāng
釋  義

1.明亮。如:「光天化日」、「光明」。《說文解字˙ㄦ部》:「光,明也。」東周戰國.屈原〈九章.涉江〉:「吾與天地兮比壽,與日月兮齊光。」漢.揚雄〈羽獵賦〉:「若光若滅者,布乎青林之下。」

2.由視覺器官接收,使人察覺物體形象之電磁輻射。如:「光線」、「燈光」。《詩經.齊風.雞鳴》:「匪東方則明,月出之光。」

3.彰顯、發揚。如:「發揚光大」。《左傳.隱公三年》:「光昭先君之令德,可不務乎?」三國蜀.諸葛亮〈出師表〉:「誠宜開張聖聽,以光先帝遺德。」

4.榮耀、名譽。如:「為國爭光」。《詩經.小雅.南山有臺》:「樂只君子,邦家之光。」《韓非子.解老》:「所謂光者,官爵尊貴,衣裘壯麗也。」

5.恩惠、好處。多用於客套話。如:「沾光」、「叨光」。《紅樓夢》第二二回:「明兒就這樣行,也叫他們借咱們的光兒。」

6.時間。如:「光陰」、「時光」。南朝宋.鮑照〈觀漏賦〉:「姑屏憂以愉思,樂茲情於寸光。」唐.李白〈前有一樽酒行〉詩二首之一:「青軒桃李能幾何,流光欺人忽蹉跎。」

7.物體表面平滑。如:「光滑」。唐.韓愈〈進學解〉:「爬羅剔抉,刮垢磨光。」《警世通言.卷一五.金令史美婢酬秀童》:「胡美向兜肚裡摸出雪白光亮水磨般的一錠大銀,對酒缸草蓋上一丟。」

8. 景色。如:「風光」、「觀光」。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三:「到得時節頭邊,看見春光明媚,巴不得尋個事由來外邊散心耍子。」

9. 裸露。如:「光膀子」、「赤條精光」。《西遊記》第三六回:「那三藏光著一個頭、穿一領二十五條達摩衣,足下登一雙拖泥帶水的達公鞋,斜倚在那後門首。」

10.盡。如:「吃光」、「用光」、「花光」。

11.單獨、僅。如:「光說不做」。《紅樓夢》第一○一回:「也不光為我,就是太太聽見也喜歡。」

12.姓。如晉代有光逸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