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2234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大徐本:,回水也。从水,象形。左右,岸也。中象水皃(貌)。,淵或省水。,古文从囗、水。(烏玄切) 段注本:,回水也。从水,象形。左右,岸也。中象水皃(貌)。,淵或省水。,古文从囗、水。(烏懸切) |
字樣說明 |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」,回水也。从水,象形。左右,岸也。中象水皃。楷書寫法:右半作「」︰首、次筆為撇、豎,中間一橫,左上、左下、右上作折筆,右下作一橫、一短豎,共八畫。此字筆順易誤,當注意;「蜵」(B04307)、「鼘」(B06273)、「棩」(C05212)、「裫」(C12712)、等字寫法參此。「奫」(B00615)字偏旁同此。本典收「」為「淵」之異體字。 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yuān |
釋 義 | 1. 迴旋之水流。《說文解字.水部》:「淵,回水也。」《字彙.水部》:「淵,水盤旋處為淵。」宋.梅堯臣〈依韻李密學合流河口見懷〉詩:「二水交流抱閭井,清潭幾曲自淵回。」宋.陳師道〈何郎中出示黃公草書〉詩四首之一:「龍蛇起伏筆無前,江漢淵回語更妍。」 2. 深水、深潭。《詩經.小雅.小旻》:「戰戰兢兢,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。」《後漢書.卷六○上.馬融列傳》:「聘畎畝之群雅,宗重淵之潛龍。」 3. 根源、本源。《三國志.卷一一.魏書.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.管寧》:「測其淵源,覽其清濁。」《新唐書.卷一四九.列傳.第五琦》:「今之急在兵,兵彊弱在賦,賦所出以江淮為淵。」 4. 深厚、深遠。唐.白行簡〈李娃傳〉:「淵思寂慮,默想曩昔之藝業,可溫習乎?」《儒林外史》第三五回:「莊尚志所上的十策,朕細看,學問淵深。這人可用為輔弼麼?」 5. 人、物聚集之地。《後漢書.卷二六.伏侯宋蔡馮趙牟韋列傳.伏湛》:「智略謀慮,朝之淵藪。」《後漢書.卷八○.文苑列傳上.杜篤》:「獲無用之虜,不如安有益之民;略荒裔之地,不如保殖五穀之淵。」 6. 姓。如周代有淵客。見《萬姓統譜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