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󳉟浩󳉠𤅆

說 明

正  字 A02213 水-07-10
說文釋形 手寫字,澆也。从水,告聲。《虞書》曰:「洪水浩浩。」(胡老切)
字樣說明 右半作「告」︰「牛」之中豎下不出頭,寫法參「告」字。
注  音 ㄏㄠˋ
漢語拼音 hào
釋  義

1. 水勢盛大。《正字通.水部》:「浩,大水盛貌。」《書經.堯典》:「湯湯洪水方割,蕩蕩懷山襄陵,浩浩滔天。」三國魏.曹丕〈濟川賦〉:「漫浩汗而難測,眇不睹其垠際。」

2. 大、廣大。唐.韋應物〈夕次盱眙縣〉詩:「浩浩風起波,冥冥日沉夕。」明.宋濂〈謝翱傳〉:「然其志汗漫超越,浩不可禦。」

3. 繁多、眾多。《舊唐書.卷一九○.文苑列傳中.齊澣》:「自江、淮達於河、洛,舟車輻輳,人庶浩繁。」宋.蘇軾〈上韓魏公論場務書〉:「然而其事宏闊浩汗,非可以倉卒輕言者。」

4. 姓。如漢代有浩賞。見《萬姓統譜》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