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沿

說 明

正  字 A02178 沿 水-05-08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緣水而下也。从水,手寫字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主沿夏。」(与專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緣水而下也。从水,手寫字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王沿夏。」(與專切)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緣水而下也。从水,手寫字聲。楷書寫法:右半作「手寫字」當偏旁時之寫法,上作一撇、一豎彎折右,篆文為「水」半見,故不作「几」,寫法參「手寫字」(C01000)字。「船」、「鉛」等字偏旁同此。
注  音 ㄧㄢˊㄧㄢˋㄧㄢˇ
漢語拼音 ㈠yán ㈡yàn ㈢yǎn
釋  義

㈠一ˊ

1. 順流而下。《說文解字.水部》:「沿,緣水而下也。」《書經.禹貢》:「沿于江海,達於淮泗。」唐.韋應物〈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〉詩:「世事波上舟,沿洄安得住。」

2. 順著。如:「沿途」、「沿街叫賣」。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一八:「一路無了盤纏,倚著頭陀模樣,沿途乞化回家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一一回:「仰緝捕人員,將帶做公的,沿鄉歷邑,道店村坊,畫影圖形。」

3. 因循、依照舊樣。如:「沿革」、「相沿成習」。《三國志.卷六五.吳書.王樓賀韋華傳.韋曜》:「三王不相因禮,五帝不相沿樂。」南朝梁.沈約〈恩倖傳論〉:「因此相沿,遂為成法,自魏至晉,莫之能改。」

4. 隨;隨從。南朝梁.江淹〈雜體〉詩:「測恩躋愉逸,沿牒懵浮賤。」

5. 「沿邊兒」:縫合衣服或被褥之邊緣。

6. 靠近水邊。如:「沿江」、「沿岸」。《三國演義》第一回:「海水泛溢,沿海居民,盡被大浪捲入海中。」

㈡一ˋ

邊緣、岸。如:「階沿」。《西遊記》第二二回:「只讓你引他上來,我攔住河沿,不讓他回去,務要將他擒了。」

㈢一ˇ

同「沇」。《說文解字.水部》:「沇,水。……沿,古文沇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