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2174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大徐本:,水。出漢中房陵,東入江。从水,且聲。(子余切) 段注本:,沮水。出漢中房陵,東入江。从水,且聲。(子余切) |
字樣說明 | 右半作「且」:中作二短橫,輕觸左右筆,下作一長橫,寫法參「且」字。「菹」(B03889)字偏旁同此。 |
注 音 | ㈠ |
漢語拼音 | ㈠jū ㈡jǔ ㈢jù |
釋 義 | ㈠ㄐㄩ 1. 河川名。源出中國大陸湖北省,東南流至當陽與漳水匯合,南流至江陵注入長江。《說文解字.水部》:「沮,水。出漢中房陵,東入江。」 2. 姓。如漢代有沮授。 ㈡ 1. 停止、阻撓。《孟子.梁惠王下》:「嬖人有臧倉者沮君,君是以不果來也。」清.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.卷一五.姑妄聽之一》:「見悖理亂倫而不沮,是成人之惡,非君子也。」 2. 敗壞、破壞。《韓非子.二柄》:「妄舉,則事沮不勝。」唐.韓愈〈伯夷頌〉:「今世之所謂士者,一凡人譽之,則自以為有餘;一凡人沮之,則自以為不足。」 3. 頹喪、消沉。三國魏.嵇康〈幽憤〉詩:「神辱志沮。」《舊五代史.卷三四.唐書.莊宗本紀八》:「帝聞諸軍離散,精神沮喪,至萬勝鎮即命旋師。」 4. 恐嚇、威嚇。《禮記.儒行》:「劫之以眾,沮之以兵。」《新唐書.卷一七三.列傳.裴度》:「元濟外連姦臣,刺宰相,反用事者,沮駭朝謀。」 ㈢ 溼潤、不乾枯。《廣雅疏證.卷一下.釋詁》:「沮,溼也。」《詩經.魏風.汾沮洳》:「彼汾沮洳,言采其莫。」唐.白居易〈履道新居〉詩:「門閉深沉樹,池通淺沮溝。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