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𣴾𣵻𣵺

說 明

正  字 A02159 水-05-08
說文釋形

手寫字,江別流也。出岷山東,別為沱。从水,它聲。臣鉉等曰:「沱沼之沱通用比字。今別作池,非是。」(徒何切)

字樣說明 右半作「它」:豎曲鉤上作撇,與「匕」不同,寫法參「它」字。
注  音 ㄊㄨㄛˊ
漢語拼音 tuó
釋  義

1. 河川名。 位於大陸地區四川省,源於綿竹縣西北之九頂山中,為岷江支流。流經成都,於瀘縣入長江,流長四百五十公里。《說文解字.水部》:「沱,江別流也,出岷山東,別為沱。」

2. 水灣,多用於地名。如:「朱家沱」、「石盤沱」。《爾雅.釋水》:「江有沱,河有灉,汝有濆。」北周.庾信〈將命使北始渡瓜步江〉詩:「輴軒臨磧岸,旌節映江沱。」

3. 流淚的樣子。《易經.離卦.六五》:「出涕沱若,慼嗟若。」

4. 「滂沱」:盛大、豐盛的樣子。《詩經.陳風.澤陂》:「寤寐無為,涕泗滂沱。」《抱朴子.內篇.道意》:「遠近翕然,同來請福,常車馬填溢,酒肉滂沱。」唐.白居易〈蝦蟆〉詩:「六月七月交,時雨正滂沱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