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2138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大徐本:,水散石也。从水,从〔少〕。水少,沙見。楚東有沙水。,譚長說:「沙或从。」(所加切。,子結切。) 段注本:,水散石也。从水、少。水少,沙見。楚東有沙水。,譚長說:「沙或从尐。」(所加切) |
字樣說明 | 右半作「少」:中豎不鉤,下撇不接豎,寫法參「少」字。「娑」字偏旁同此。 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shā |
釋 義 | 1. 細碎之石粒。《說文解字.水部》:「沙,水散石也。」《史記.卷九二.淮陰侯列傳》:「韓信乃夜令人為萬餘囊,滿盛沙,壅水上流。」唐.李白〈古風〉詩五九首之六:「驚沙亂海日,飛雪迷胡天。」亦稱為「沙子」。 2. 水邊之土地。《詩經.大雅.鳧鷖》:「鳧鷖在沙,公尸來燕來宜。」漢.毛亨.傳:「沙,水旁也。」北周.庾信〈春賦〉:「樹下流杯客,沙頭渡水人。」 3. 細碎而呈顆粒狀之物。如:「豆沙」、「金沙」、「鐵沙」。宋.陸游《老學庵筆記》卷六:「沙糖中國本無之,唐太宗時外國貢至。」 4. 瓜果過度成熟,使肉質鬆散而呈微粒。如:「沙瓤的西瓜」。 5. 聲音嘶啞。如:「沙啞」。《周禮.天官.內饔》:「鳥皫色而沙鳴。」漢.鄭玄.注:「沙,澌也。」 6. 姓。如宋代有沙世堅。 7. 語尾助詞。同「唦」。相當於「啊」。元.石君寶《曲江池》第一折:「不因你個小名兒沙,他怎肯誤入桃源?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