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𡊺

說 明

正  字 A02131 水-03-06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人液也。从水,干聲。(侯旰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身液也。从水,干聲。(侯旰切)
字樣說明 右半作「干」:兩橫、一豎,下橫稍長,寫法參「干」字。
注  音 ㄏㄢˋㄏㄢˊ
漢語拼音 ㈠hàn ㈡hán
釋  義

㈠ ㄏㄢˋ

1. 由動物皮膚毛細孔所排泄之液體。《說文解字.水部》:「汗,人液也。」南朝宋.劉義慶《世說新語.言語》:「卿面何以汗?」唐.李紳〈古風〉詩二首之二:「鋤禾日當午,汗滴禾下土。」

2. 火烤竹子使出水分如出汗般。如:「汗青」。後借指史書。《晉書.卷一四.地理志上》:「存諸汗竹,不可厚誣。」宋.文天祥〈過零丁洋〉詩:「人生自古誰無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。」

3. 姓。如戰國時楚國有汗明。

㈡ ㄏㄢˊ

「可汗」:古代西域和北方各國對君王之稱呼。《樂府詩集.卷二五.橫吹曲辭五.古辭.木蘭詩二首之一》:「昨夜見軍帖,可汗大點兵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