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𢎶󳄓󳄒󳄐󳄑

說 明

正  字 A02110 氏-01-05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至也。从氏下箸一。一,地也。凡氐之屬皆从氐。(丁禮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至也,本也。从氏下箸一。一,地也。凡氐之屬皆从氐。(丁禮切)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从氏下箸一。一,地也。楷書寫法:「氏」下作一短橫,不作一點。「低」、「底」、「抵」、「牴」、「砥」、「祗」、「詆」、「邸」等字偏旁同此。
注  音 ㄉㄧˇㄉㄧ
漢語拼音 ㈠dǐ ㈡dī
釋  義

ㄉㄧˇ

1. 至、到達。《說文解字.氐部》:「氐,至也。」《史記.卷二五.律書》:「氐者,言萬物皆至也。」

2. 總括之詞。同「抵」。漢.司馬遷〈報任少卿書〉:「詩三百篇,大氐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。」《史記.卷六.秦始皇本紀》:「自關以東,大氐盡畔秦吏應諸侯,諸侯咸率其眾西鄉。」

3. 根本、基礎。同「柢」。《說文解字.氐部》:「氐,至也,本也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本也,小徐本有此二字。」《詩經.小雅.節南山》:「尹氏大師,維周之氐。」漢.毛亨.傳:「氐,本也。」

㈡ㄉㄧ

1. 中國古代西方少數民族之一。商、周以至魏晉南北朝時分佈在今陝西、甘肅、四川一帶。東晉時曾建前秦、後涼等國。《詩經.商頌.殷武》:「昔有成湯,自彼氐羌,莫敢不來享,莫敢不來王。」《呂氏春秋.孝行覽.義賞》:「氐、羌之民,其虜也,不憂其係纍,而憂其死不焚也。」

2. 星座名。二十八星宿之一。東方蒼龍七宿之第三宿,共有四星。《爾雅.釋天》:「天根,氐也。」《禮記.月令》:「季冬之月,日在婺女,昏婁中,旦氐中。」

3. 俯、垂下。通「低」。《漢書.卷二四.食貨志下》:「而商賈或墆財役貧,轉轂百數,廢居居邑,封君皆氐首仰給焉。」唐.顏師古.注:「氐首,猶俯首也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