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2092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「殼」《說文》作「」。 大徐本:,从上擊下也。一曰素也。从殳,青聲。(苦角切。,苦江切。) 段注本:,從上擊下也。从殳,聲。一曰素也。(苦角切) |
字樣說明 |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」,从殳,聲。隸定之形本當作「㱿」、「」,段玉裁注云:「俗作殼。」今以「殼」為正。楷書寫法:左上作「士」,左中作「冖」,內作一短橫,橫下作一撇、一橫豎挑;右半「殳」之次筆不鉤。「穀」、「轂」、「嗀」(B00394)、「彀」(B01013)、「榖」(B01790)、「瞉」(B02905)、「縠」(B03425)、「螜」(B04361)、「觳」(B04624)、「豰」(B04789)、「鷇」(B06142)等字偏旁寫法參此。按:「㱿」、「」等,本典收為「殼」之異體字。「」,本典收為罕用字(C00413)。 |
注 音 | ㈠ |
漢語拼音 | ㈠ké ㈡qiào ㈢què |
釋 義 | ㈠ 1. 從上擊下。《說文解字.殳部》:「殼,从上擊下也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從上擊下,正中其物,確然有聲。俗作殼。」 2. 物體或生物堅硬之外皮。如:「地殼」、「蛋殼」、「龜殼」。《廣韻.入聲.覺韻》:「殼,皮甲。」元.馬致遠《任風子》第四折:「諕的我五魂消,怎隄防笑裡刀,他待顯耀雄豪,亂下風颮,天也!我幾時能勾金蟬脫殼。」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回:「撒了一地的雞骨頭、鴨翅膀、魚刺、瓜子殼,周進昏頭昏腦,掃了一早晨。」 ㈡ ㈢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