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󳀚󳀙

說 明

正  字 A02080 歹-05-09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危也。从歺,台聲。(徒亥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危也。从手寫字,台聲。(徒亥切)
字樣說明 左半上作一橫,下之寫法如「夕」;右半作「台」:上作「厶」,一撇挑、一點;下作「口」,寫法參「台」字。
注  音 ㄉㄞˋ
漢語拼音 dài
釋  義

1. 危險、不安。《說文解字.歺部》:「殆,危也。」《論語.為政》:「學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則殆。」《孫子.謀攻》:「知彼知己,百戰不殆。……不知彼,不知己,每戰必殆。」

2. 疲乏、勞頓。《莊子.養生主》:「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無涯。以有涯隨無涯,殆已。」《聊齋志異.卷二.鳳陽士人》:「郎君星馳夜半,人畜想當俱殆。」

3. 近似。《龍龕手鑑.歹部》:「殆,近也。」《禮記.檀弓下》:「死者而用生者之器也,不殆於用殉乎哉。」《漢書.卷六九.趙充國辛慶忌傳.趙充國》:「而賢以為可奪其畜產,虜其妻子,此殆空言,非至計也。」

4. 懈怠。通「怠」。《詩經.商頌.玄鳥》:「商之先后,受命不殆。」《宋史.卷四四三.文苑列傳五.蘇洵》:「此黃帝所以七十戰而兵不殆也。」

5. 當、必。《左傳.襄公二十五年》:「甯子可謂不恤其後矣!將可乎哉?殆必不可。」《史記.卷四三.趙世家》:「王既定負遺俗之慮,殆無顧天下之議矣。」

6. 大概、恐怕、也許。表示推測或不肯定之語氣。《孟子.梁惠王上》:「殆有甚焉,緣木求魚,雖不得魚,無後災。」唐.陳鴻〈長恨傳〉:「時夜殆半,休侍衛於東西廂,獨侍上。」

7. 幾乎、差不多。表示設想之語氣。《禮記.檀弓上》:「夫明王不興,而天下其孰能宗予,予殆將死也。」三國魏.孔融〈與曹操論盛孝章書〉:「海內知識,零落殆盡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