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0252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大徐本:,約也。从人,僉聲。(巨險切) 段注本:,約也。从人,僉聲。(巨險切) |
字樣說明 | 右半作「僉」︰「人」下短橫,不接撇、捺;雙「口」下皆作撇、點,撇上觸於「口」,寫法參「僉」(B00155)字。「撿」、「檢」、「殮」、「簽」、「險」、「驗」、「鹼」等字偏旁同此。「僉」若為左偏旁時,次筆改捺為頓點,如︰「劍」、「斂」等字。 |
注 音 | ㈠ |
漢語拼音 | ㈠jiǎn ㈡jiàn |
釋 義 | ㈠ 1. 約制行為。《說文解字.人部》:「儉,約也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約者,纏束也。儉者,不敢放侈之意。」《左傳.僖公二十三年》:「晉公子廣而儉,文而有禮。」《大宋宣和遺事.元集》:「常嘆賢君務勤儉,深悲庸主事荒淫。」 2. 簡約、節省。《論語.八佾》:「禮,與其奢也,寧儉。」《紅樓夢》第四六回:「以賈赦浪費為名,須得我就中儉省,方可償補。」 3. 匱乏不豐。《廣韻.上聲.琰韻》:「儉,少也。」《南史.卷二○.列傳.謝弘微》:「弘微家素貧儉。」南朝梁.劉勰《文心雕龍.銘箴》:「崔駰品物,贊多戒少,李尤積篇,義儉辭碎。」 4. 作物歉收。《字彙.人部》:「儉,歲歉也。」《後漢書.卷六九.竇何列傳.竇武》:「是時羌蠻寇難,歲儉民饑。」《晉書.卷九.孝武帝紀》:「比歲荒儉。」 5. 謙卑貌。《荀子.非十二子》:「儉然恀然。」唐.楊倞.注:「儉然,自卑謙貌。」《逸周書.卷七.官人》:「其氣寬以柔,其色儉而不諂。」 6. 險詐。通「險」。《荀子.富國》:「誅賞而不類,則下疑俗儉,而百姓不一。」唐.楊倞.注:「儉,當為險。」《睡虎地秦墓竹簡.封診式.群盜》:「山儉不能出身山中。」 ㈡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