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󰒣

說 明

正  字 A00248 人-13-15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僨也。从人,畺聲。(居良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偃也。从人,畺聲。(居良切)
字樣說明 右半作「畺」:作二「田」、三橫,中橫稍長為宜。「薑」、「疆」、「韁」、「殭」(B01961)等字偏旁同此。本典收「畺」為「疆」之異體字。
注  音 ㄐㄧㄤ
漢語拼音 jiāng
釋  義

1. 仆倒、倒下。《說文解字.人部》:「僵,僨也。」《呂氏春秋.開春論.貴卒》:「管仲扞弓射公子小白,中鈎,鮑叔御,公子小白僵。」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九:「可也奇怪!挺然卓立,更不僵仆。」

2. 枯死。《宋書.卷二一.樂志三》:「桃生露井上,李樹生桃傍,蟲來齧桃根,李樹代桃僵。樹木身相代,兄弟還相忘!」

3. 肢體硬、靈活度不佳。如:「僵直。」《說文解字.人部》:「僵,偃也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今人語言乃謂不動不㱙為僵。《廣韻》作『殭』,死不㱙也。」三國魏.曹冏〈六代論〉:「百足之蟲,至死不僵,扶之者眾也。」元.鄭廷玉《冤家債主》第二折:「我則見他直挺挺僵了腳手,冷冰冰禁了牙口。」

4. 表情嚴肅或呆滯。如:「他老僵著臉,不容易親近。」、「這惡耗,讓他僵住了。」

5. 相持不下,無法轉圜。如:「僵局」。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五六回:「後來那兩個監場的道臺,彼此商量了一回,齊說:『這事情鬧到大帥跟前,恐怕弄僵,不好收場。』便挺身出來,打圓場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