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󰒢󰒠󰒡󰒟𠒱

說 明

正  字 A00247 人-13-15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避也。从人,辟聲。《詩》曰:「宛如左僻。」一曰从旁牽也。(普擊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辟也。从人,辟聲。《詩》曰:「宛如左僻。」一曰從旁牽也。(普擊切)
字樣說明 右半作「辟」︰左上作「尸」,下作「口」;右作「辛」,「亠」下兩筆輕觸上下筆,中橫較長,寫法參「辟」字。
注  音 ㄆㄧˋㄅㄟˋ
漢語拼音 ㈠pì ㈡bèi
釋  義

㈠ ㄆ一ˋ

1. 避讓。《說文解字.人部》:「僻,避也。」《史記.卷七一.樗里子甘茂列傳.甘茂》:「韓,公之讎也,今公言善韓以備楚,是外舉不僻讎也。」

2. 偏遠、幽隱。如:「偏僻」。《史記.卷一五.六國年表》:「秦始小國僻遠,諸夏賓之,比於戎翟。」唐.白居易〈琵琶行〉:「潯陽地僻無音樂,終歲不聞絲竹聲。」

3. 迥異少見者。如:「冷僻」。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.卷四一.經部.小學類二.班馬字類》:「其書采《史記》、《漢書》所載古字、僻字,以四聲部分編次。」《清史稿.卷一○八.選舉志三》:「嘉慶中,士子撏撦僻書字句,為文競炫新奇,御史辛從益論其失。」

4. 偏邪。《玉篇.人部》:「僻,邪也。」宋.張方平〈上仁宗答詔論地震春雷之異〉:「使下竭其忠,各效所見,則姦謀僻行不萌于下,嘉猷正論日聞于上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二九回:「及如今稍明時事,又看了些邪書僻傳。」

㈡ ㄅㄟˋㄆㄧˋ之語音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