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󲼝󲼟󲼚󲼛󲼜󲼞󲼘󲼙

說 明

正  字 A02059 欠-09-13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息也。一曰气越泄。从欠,曷聲。(許謁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息也。一曰气越泄。从欠,曷聲。讀若香臭盡歇。(許謁切)
字樣說明 左半作「曷」:下半作「手寫字」,左下折筆為圓筆,「勹」之撇上接「曰」,中作一撇、一點,撇上接於橫折鉤,寫法參「曷」字。
注  音 ㄒㄧㄝ
漢語拼音 xiē
釋  義

1. 休息。如:「這事不急,您歇會兒再做。」《說文解字.欠部》:「歇,息也。」唐.孟浩然〈秋登蘭山寄張五〉詩:「時見歸村人,沙行渡頭歇。」

2. 睡覺、住宿。如:「歇宿」。《水滸傳》第三二回:「當夜直吃到五更,叫小嘍囉伏侍宋江歇了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七一回:「當下已起更時分,大家各自歸房安歇。

3. 停止。如:「歇業」、「歇手」。《左傳.宣公十二年》:「得臣猶在,憂未歇也。」宋.岳飛〈滿江紅.怒髮衝冠〉詞:「憑欄處,瀟瀟雨歇。」

4. 竭盡、凋零、衰敗。唐.李賀〈傷心行〉:「燈青蘭膏歇,落照飛蛾舞。」

5. 氣味消散。《說文解字.欠部》:「歇,……一曰氣越洩。」東周戰國.屈原〈九章.悲回風〉:「薠蘅槁而節離兮,芳已歇而不比。」南朝宋.顏延之〈和謝監靈運〉:「芬馥歇蘭若,清越奪琳珪。」

6. 當量詞:

⑴ 計算動作次數之單位,相當於「番」、「次」。《董西廂》卷五:「送下階來欲待別,又囑付兩三歇。」

⑵ 計算時段之單位。《水滸傳》第四回:「下得亭子,松樹根邊又坐了半歇。」《醒世姻緣傳》第二六回:「一日間,四五個樂工身上穿了絕齊整的色衣,跟了從人,往東走去。過了一歇,只見前邊鼓樂喧天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