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󲺺󲺽󲺿󲺾󲺼󲺻

說 明

正  字 A02041 木-14-18
說文釋形

大徐本:手寫字,櫳也。从木,監聲。一曰圈。(胡黯切)

段注本:手寫字,櫳也。從木,監聲。一曰圈。(胡黯切)

字樣說明

左半「木」豎筆不鉤,右捺改作點;右半作「監」:上左作「臣」,上右第三筆作短橫,不作短豎,寫法參「監」字。

注  音 ㄐㄧㄢˋㄎㄢˇ
漢語拼音 ㈠jiàn ㈡kǎn
釋  義

ㄐㄧㄢˋ

1. 關野獸之柵欄。《說文解字.木部》:「檻,櫳也。一曰圈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圈者,養嘼之閑。」《莊子.天地》:「而虎豹在囊檻,亦可以為得矣。」《漢書.卷九七.外戚傳下.孝元傅昭儀》:「熊佚出圈,攀檻欲上殿。」

2. 欄杆。《楚辭.屈原.九歌.東君》:「暾將出兮東方,照吾檻兮扶桑。」唐.杜牧〈阿房宮賦〉:「直欄橫檻,多於九土之城郭。」

3. 囚車。《晉書.卷六八.列傳.紀瞻》:「瞻覺其詐,便破檻出之,訊問使者。」《聊齋志異.卷一○.席方平》:「少頃,檻車有囚人出,則冥王及郡司、城隍也。」

4. 禁閉、拘囚。《漢書.卷八五.谷永杜鄴傳.谷永》:「檻塞大異,皆瞽說欺天者也。」唐.顏師古.注:「檻,義取檻柙之檻,猶閉也。」《晉書.卷五九.列傳.齊王冏》:「群王被囚檻之困,妃主有離絕之哀。」

5. 四周加版的船。漢.劉熙《釋名.釋船》:「上下重版曰檻,四方施版以禦矢,其內如牢檻。」《文選.卷五.賦.左思.吳都賦》:「弘舸連舳,巨檻接艫。」唐.李善.注:「船上下四方施板者曰檻也。」

ㄎㄢˇ

門下所設橫木。《紅樓夢》第二四回:「那紅玉急回身一跑,卻被門檻絆倒。」《老殘遊記》第一八回:「卻說白公退至花廳,跨進門檻,只聽當中放的一架大自鳴鐘,正鐺鐺的敲了十二,彷彿像迎接他似的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