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2016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大徐本:,五聲八音總名。象鼓鞞。木,虡也。(玉角切) 段注本:,五聲八音總名。象鼓鞞。木,虡也。(五角切) |
字樣說明 |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」,五聲八音之總名,上「」象鼓鼙,下「木」為虡。楷書寫法:上半中作「白」,左右作「幺」;下半「木」之寫法,左撇、右點不接橫、豎筆。「礫」、「櫟」(B01887)等字偏旁同此。 |
注 音 | ㈠ |
漢語拼音 | ㈠yuè ㈡lè ㈢lào ㈣yào |
釋 義 | ㈠ 1.規律、和諧而動人之音。如:「音樂」、「奏樂」、「軍樂」。《說文解字.木部》:「樂,五聲八音總名。」《易經.豫卦》:「《象》曰:先王以作樂崇德,殷薦之上帝,以配祖考。」《論語.子路》:「事不成,則禮樂不興。」 2.六經之一。即樂經,相傳亡於秦火。《莊子.天運》:「孔子謂老聃曰:『丘治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禮》、《樂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六經。』」 3.樂工,演奏音樂之人。《論語.微子》:「齊人歸女樂,季桓子受之。」 4.姓。如戰國時燕國有樂毅。 ㈡ 1.歡喜、愉悅。如:「樂趣」、「歡樂」。《廣韻.入聲.鐸韻》:「樂,喜樂。」《論語.學而》:「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!」《荀子.王霸》:「故明君者,必將先治其國,然後百樂得其中。」 2.愉悅之事或態度。如:「人生一大樂」。《左傳.隱公元年》:「其樂也融融。」《論語.雍也》:「回也不改其樂。」 3.聲色。如:「吃喝玩樂」。《國語.越語下》:「今吳王淫於樂而忘其百姓。」 4.喜愛做某事。《史記.卷二四.樂書》:「聞徵音,使人樂善而好施;聞羽音,使人整齊而好禮。」清.龔自珍〈上鎮守吐魯番領隊大臣寶公書〉:「我高宗皇帝豈樂於窮武以炫史乘哉!」 ㈢ 地名。如河北省有樂亭、山東省有樂陵。 ㈣ 喜好、欣賞。《廣韻.去聲.效韻》:「樂,好也。」《論語.雍也》:「知者樂水,仁者樂山。」《晉書.卷四九.列傳.阮籍》:「籍嘗從容言於帝曰:『籍平生曾游東平,樂其風土。』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