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𣐽𣓀󲷊𣝾𦽥󲷋𦿒

說 明

正  字 A01996 木-10-14
說文釋形 大徐本:
手寫字,木也。从木,秦聲。一曰菆也。(側詵切)
手寫字,果實如小栗。从木,辛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女摯不過手寫字栗」。(側詵切)
段注本:
手寫字,榛木也。從木,秦聲。一曰叢木也。(側詵切)
手寫字手寫字實如小栗。从木,辛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女摯不過手寫字栗」。(側詵切)
字樣說明 左半「木」豎筆不鉤,右捺改作點;右半作「秦」︰上捺起筆不穿橫筆,下為「禾」當下偏旁寫法,中豎不鉤,左撇、右點不接豎筆,寫法參「秦」字。
注  音 ㄓㄣ
漢語拼音 zhēn
釋  義

1. 植物名。榛木科榛木屬,落葉喬木。葉闊,互生,呈卵形或倒卵形,葉緣為鋸齒狀。春日開單性花。結球形堅果,果仁可食,亦可搾油。果實亦稱為「榛」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木部》:「榛,榛木也。」《禮記.曲禮下》:「婦人之摯,椇榛脯脩棗栗。」漢.鄭玄.注:「榛,木名,實似栗而小。」清.孔尚任《桃花扇》第三齣:「太常寺早已送到祭品,待俺擺設起來,栗棗芡菱榛,牛羊豬兔鹿。」

2. 叢生之樹木。《說文解字.木部》:「榛,……一曰:『菆也。』」《詩經.小雅.青蠅》:「營營青蠅,止于榛。」漢.毛亨.傳:「榛,所為藩也。」《淮南子.原道》:「木處榛巢,水居窟穴。」漢.高誘.注:「藂木曰榛。」《晉書.卷五一.列傳.皇甫謐》:「披榛採蘭,並收蒿艾。」明.湯顯祖《牡丹亭》第三五齣:「只見半亭瓦礫,滿地荊榛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