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󲶢󲶣

說 明

正  字 A01983 木-09-13
說文釋形 手寫字,剛木也。从木,貞聲。上郡有楨林縣。(陟盈切)
字樣說明 左半「木」豎筆不鉤,右捺改作點;右半作「貞」︰上从「卜」,仍保留篆形,作豎、橫;下「貝」撇筆輕觸於「目」,寫法參「貞」字。
注  音 ㄓㄣ
漢語拼音 zhēn
釋  義

1. 堅木。《說文解字.木部》:「楨,剛木也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此謂木之剛者曰楨,非謂木名也。」

2. 古代築牆時立於兩端之木柱。《爾雅.釋詁下》:「楨,榦也。」清.郝懿行.義疏:「舍人曰:『楨,正也。築牆所立兩木也。』」《書經.費誓》:「峙乃楨榦。」《史記.卷三三.魯周公世家》:「歭爾芻茭、糗糧、楨榦,無敢不逮。」南朝宋.裴駰.集解:「馬融曰:『楨、榦皆築具,楨在前,榦在兩旁。』」

3. 支柱,主幹。《詩經.大雅.文王》:「思皇多士,生此王國。王國克生,維周之楨。」唐.皮日休〈文中子碑〉:「先生門人,為唐之楨。」

4. 植物名。木犀科女貞屬。常綠灌木或喬木。葉呈卵形,夏日開白花,果實橢圓而黑,可入藥。材質可供造船、建築及觀賞用。《山海經.東山經》:「又東二百里,曰太山,上多金玉、楨木。」晉.郭璞.注:「女楨也,葉冬不凋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