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󲵃󲵂

說 明

正  字 A01973 木-09-13
說文釋形 「榔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字樣說明 左半「木」豎筆不鉤,右捺改作點;右半作「郎」︰左作「良」當左偏旁寫法,末二筆改作一點;右作「邑部」偏旁寫法「阝」,三畫,寫法參「郎」字。
注  音 ㄌㄤˊ
漢語拼音 láng
釋  義

1. 植物名:

⑴ 「檳榔」:棕櫚科檳榔屬,常綠喬木。高三丈多,葉為羽狀複葉,幹似椰子而細,栽種五年,方能結實,形似肉荳蔻。一幹有三、四穗,每穗結實三、四百顆,味澀而微甘。將果實切開,加入石灰、荖花食之,有強齒、消食、健胃之功用。產於東印度等地。或作「賓門」、「賓郎」。《廣韻.平聲.唐韻》:「榔,檳榔。」

⑵ 「桄榔」:棕櫚科山棕櫚屬,常綠灌木。葉為羽狀複葉,邊緣呈不規則鉅齒狀,色深綠,花小,香氣濃郁。莖髓可製澱粉,葉柄纖維則可製繩。產於熱帶地方。《字彙.木部》:「榔,桄榔,木名。」

⑶ 「榔榆」:落葉喬木。葉橢圓有鋸齒,秋季開淡綠色花,果實扁圓有翅。樹皮堅韌,可以製繩索。木材堅硬,可以製車軸、農具等。

2. 漁人藉以驅魚之長棍。唐.李白〈送殷淑〉詩:「惜別耐取醉,鳴榔且長謠。」宋.史達祖〈湘江靜.暮草堆青雲浸浦〉詞:「漁榔四起,沙鷗未落,怕愁沾詩句。」

3. 「榔頭」:錘子。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一八:「當日把玄玄子夾得一佛出世,二佛生天,又打勾一二百榔頭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