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1949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大徐本:![]() 段注本: ![]() |
字樣說明 |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![]() 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tiáo |
釋 義 | 1. 細長的樹枝。如:「柳條」、「枝條」。《說文解字.木部》:「條,小枝也。」《詩經.周南.汝墳》:「遵彼汝墳,伐其條枚。」漢.毛亨.傳:「枝曰條。」唐.李白〈折楊柳詩〉:「攀條折春色,遠寄龍庭前。」 2. 長條形的物體。如:「線條」、「麵條」、「便條」、「油條」。北周.庾信〈七夕賦〉:「縷條緊而貫矩,針鼻細而穿空。」南朝齊.謝脁〈詠兔絲詩〉:「爛熳已萬條,連綿復一色。」 3. 條理。《書經.盤庚》:「若網在綱,有條而不紊,若農服田力穡,乃亦有秋。」漢.孔安國.傳:「下之順上,當如網在綱,各有條理而不亂也。」 4. 項目、條目。如:「條款」、「條例」、「法條」。《字彙.木部》:「條,條目。」 5. 樹名。《詩經.秦風.終南》:「終南何有,有條有梅。」漢.毛亨.傳:「條,槄。」《爾雅.釋木》:「槄,山榎。」晉.郭璞.注:「今之山楸。」 6. 長的。《尚書.禹貢》:「厥草惟繇,厥木惟條。」漢.孔安國.傳:「條,長也。」唐.孔穎達.疏:「條,是長之體。」 7. 暢通無阻。如:「條暢洞達」。《戰國策.魏策一》:「地四平,諸侯四通,條達輻湊,無有名山大川之阻。」 8. 當量詞: ⑴ 計算條狀物的單位。如:「一條魚」、「兩條線」、「三條香菸」、「五條裙子」。 ⑵ 計算文書分項的單位。如:「民法共有一二二五條」。《漢書.卷二三.刑法志》:「今大辟之刑千有餘條,律令煩多。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