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說 明

正  字 A01946 木-07-11
說文釋形 「梆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字樣說明 左半「木」豎筆不鉤,右捺改作點;右半作「邦」︰左作「丰」之變形,一豎撇,上作一撇、二橫;右作「阝」,三畫,寫法參「邦」字。
注  音 ㄅㄤ
漢語拼音 bāng
釋  義

1.巡更或號召群眾時,用以敲擊之器具。以竹、木製成。如:「木梆」、「竹梆」。亦稱為「梆子」。《西遊記》第二九回:「但留半邊耳朵,聽著梆聲。」《水滸傳》第二回:「找莊上打起梆子,你眾人可各執鎗棒,前來救應。」

2.樂器名。由兩根硬木棒組成。音響脆而堅實,為梆子戲之主要擊節樂器。如:「隨梆唱曲」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