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󲰾A01912-002

說 明

正  字 A01912 木-06-10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几屬。从木,安聲。(烏旰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几屬。從木,安聲。(烏旰切)
字樣說明 上半作「安」︰「宀」下作「女」,撇筆須出頭,寫法參「安」字;下半「木」之寫法,左撇、右點不接豎筆。
注  音 ˋ
漢語拼音 àn
釋  義

1. 古代盛飯食之短足木盤。《說文解字.木部》:「案,幾屬。」《後漢書.卷八三.逸民列傳.梁鴻》:「每歸,妻為具食,不敢於鴻前仰視,舉案齊眉。」唐.陸龜蒙〈江南秋懷寄華陽山人〉詩:「餓烏窺食案,鬥鼠落書棚。」

2. 長方形桌。唐.李白〈下途歸石門舊居〉詩:「羨君素書嘗滿案,含丹照白霞色爛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九回:「布怒氣衝天,拍案大叫。」

3. 與公務相關之文書、成例或獄訟判定之結論。《隋書.卷七五.儒林列傳.劉炫》:「今之文簿,恆慮覆治,鍛鍊若其不密,萬里追證百年舊案。」唐.韓愈〈藍田縣丞廳壁記〉:「文書行吏,抱成案詣丞。」

4. 涉及法律或政治之事件。明.洪昇《長生殿》第三○齣:「想我在生所為,那一樁不是罪案。」《老殘遊記》第一九回:「如其不足,子謹兄可代為籌畫,不必惜費,總要破案為第一要義。」

5. 指提議或計畫之文件。如:「提案」、「草案」、「方案」。

6. 就、於是。《荀子.榮辱》:「故先王案為之制禮義以分之,使有貴賤之等。」《戰國策.趙策一》:「秦與梁為上交,秦禍案攘於趙矣。」

7. 文章中,作者所加之說明或判斷。同「按」。如:「案語」。

8. 考查、察辦。《史記.卷一○七.魏其武安侯列傳》:「丞相言灌夫家在潁川,橫甚,民苦之,請案。」《戰國策.趙策二》:「臣竊以天下地圖案之,諸侯之地,五倍於秦。」

9. 依據、依照。通「按」。《荀子.不苟》:「曰國亂而治之者,非案亂而治之之謂也。」《韓非子.孤憤》:「人臣循令而從事,案法而治官。」

10. 向下壓。通「按」。《史記.卷一○七.魏其武安侯列傳》:「籍福起為謝,案灌夫項令謝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