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說 明

正  字 A01877 木-04-08
說文釋形

大徐本:手寫字,󰚦(冥)也。从日在木下。(烏皎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󰚦(冥)也。從日在木下。(烏皎切)
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冥也。从木在日下。「日」在「木」下,故有幽暗之義,今音ㄧㄠˇ。楷書寫法:上「木」捺筆改點,中豎筆不鉤,輕觸於「日」。此字與「查」、「沓」二字易混,「查」音ㄔㄚˊ,考察義;「沓」音ㄊㄚˋ,語多沓沓之義。
注  音 ㄧㄠˇ
漢語拼音 yǎo
釋  義

1. 幽暗、深遠。如:「杳渺」、「杳忽」。《說文解字.日部》:「杳,冥也。」《楚辭.屈原.九章.涉江》:「深林杳以冥冥兮,猿狖之所居。」明.徐弘祖《徐霞客遊記.卷四下.黔遊日記二》:「其坳兩旁石峰東西湧起,而坳中則下陷成井,灌木叢翳其間,杳不可窺。」

2. 遼闊無邊。《玉篇.木部》:「杳,深廣,寬貌。」唐.王維〈臨高臺送黎拾遺〉詩:「相送臨高臺,川原杳何極。」宋.王安石〈送裴如晦宰吳江〉詩:「霜澤與天杳,旁臨無限情。」

3. 不見蹤影,毫無消息。形容渺茫沉寂。如:「杳無音信」、「杳無人蹤」。明.葉憲祖《鸞鎞記》第二三齣:「目今又當大比之年,此時想已放榜,怎麼音信杳然?難道我相公又下第了不成?」《文明小史》第四一回:「豈知一等等了一個多月,仍然杳無消息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