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1855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大徐本:,木下曰本。从木,一在其下。,古文。徐鍇曰:「一,記其處也。本、末、朱皆同義。」(布忖切) |
字樣說明 |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」,木下曰本。从木,一在其下。楷書寫法:「木」下加一短橫。「笨」、「缽」等字偏旁同此。按:俗寫多作「夲」,「夲」另有音義,音ㄊㄠ,快速進趨之義,篆形作「」,从大从十,一人之速猶十人也,本典收「夲」(C01928)為罕用字,兼作「本」之異體字。 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běn |
釋 義 | 1.草木之下部,接近地表部分,或包括地表下之根。《說文解字.木部》:「本,木下曰本。」《詩經.大雅.蕩》:「枝葉未有害,本實先撥。」 2.草木之莖幹。《莊子.逍遙遊》:「吾有大樹,人謂之樗,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,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矩,立之塗,匠者不顧。」 3.草木之根,長在地表下的部分。《荀子.致士》:「樹落則糞本,弟子通利則思師。」唐.柳宗元《種樹郭橐駝傳》:「凡植木之性,其本欲舒,其培欲平,其土欲故。」 4.事物之基礎。如:「本末倒置」。《書經.五子之歌》:「民惟邦本,本固邦寧。」《論語.學而》:「君子務本,本立而道生。孝弟也者,其為仁之本與!」三國魏.何晏.集解:「本,基也。基立而後可大成。」 5.指祖先。《詩經.大雅.文王》:「文王孫子,本支百世。」漢.毛亨.傳:「本,本宗也。」 6.事物之根源。《國語.周語下》:「立於淫亂之國,而好盡言,以招人過,怨之本也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二回:「若不斬草除根,必為喪身之本。」 7.本來、原來。《史記.卷八.高祖本紀》:「本定天下,諸將及(項)籍也。」晉.李密〈陳情表〉:「本圖宦達,不矜名節。」 8.天生的,原來就具有的。如:「本能」、「本性」、「本質」。《孟子.告子下》:「此之謂失其本心。」南朝梁.劉勰《文心雕龍.通變》:「雖逾本色,不能復化。」 9.根據、依憑。如:「一本初衷」。《莊子.秋水》:「知天人之行,本乎天,位乎得。」唐.柳宗元〈答韋中立論師道書〉:「本之春秋以求其斷。」 10.指耕稼農桑之事。《荀子.天論》:「彊本而節用,則天不能貧。」唐.楊倞.注:「本謂農桑。」《周書.卷三七.列傳.郭彥》:「彥勸以耕稼,禁共遊獵,民皆務本,家有餘糧。亡命之徒,咸從賦役。」 11.母金、資金。如:「成本」、「將本圖利」。唐.元稹〈相和歌辭.估客樂〉詩:「子本頻蕃息,貨賂日兼併。」《歧路燈》第三四回:「那銀子得成他的麼?只怕一本萬利,加息還咱哩。」 12.主要、中心。如:「本體」、「本位」。南朝梁.劉勰《文心雕龍.諸子》:「然繁辭雖積,而本體易總,述道言治,枝條五經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一回:「此回中凡用『夢』用『幻』等字,是提醒閱者眼目,亦是此書立意本旨。」 13.稱自己或己方。如:「本庭」、「本籍」。《淮南子.氾論》:「立之於本朝之上,倚之於三公之位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二回:「該部文書一到,本府官員無不喜悅。」 14.目前、現在。如:「本月」、「本年度」。《福惠全書.卷二五.教養部.講學》:「本日早間,司會者將報名冊上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七一回:「寧府中本日只有北靜王、南安郡王、永昌駙馬、樂善郡王並幾個世交公侯應襲。」 15.書籍、字畫、碑帖等。如:「版本」、「拓本」。《紅樓夢》第一二○回:「那空空道人聽了,仰天大笑,擲下抄本,飄然而去。」《老殘遊記》第三回:「這是部宋版張君房刻本的莊子,從那裡得來的?」 16.古代奏達皇帝之文書。如:「奏本」、「修本」。唐.韓愈〈劉公墓志銘〉:「環封奏其本,德宗稱焉。」《儒林外史》第四三回:「其餘苗子都殺了,具了本奏進京去。」 17.當量詞: ⑴ 計算書籍、簿冊之單位。如:「三本帳簿」。明.高明《汲古閣本琵琶記》第一齣:「且問後房子弟,今日敷演誰家故事?那本傳奇?」《紅樓夢》第四五回:「知寶釵不能來,便在燈下隨便拿了一本書,卻是《樂府雜稿》,有〈秋閨怨〉、〈別離怨〉等詞。」 ⑵ 計算戲曲分段之單位。如:「《西廂記》第四本」。 18.演出之底稿。如:「腳本」、「劇本」。《紅樓夢》第二三回:「想畢,便走去到書坊內,把那古今小說並那飛燕、合德、武則天、楊貴妃的外傳與那傳奇腳本買了許多來。」 19.姓。如明代有本高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