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0237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大徐本:,南方有焦僥。人長三尺,短之極。从人,堯聲。(五聊切) 段注本:,南方有焦僥。人長三尺,短之極也。从人,堯聲。(五聊切) |
字樣說明 | 右半作「堯」:上作三「土」,左下之「土」下橫筆斜挑;下作「兀」,不作「几」,寫法參「堯」字。 |
注 音 | ㈠ |
漢語拼音 | ㈠yáo ㈡jiǎo ㈢jiāo |
釋 義 | ㈠ 「僬僥」: 1. 傳說中之矮人國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人部》:「僥,南方有僬僥,人長三尺,短之極也。」《列子.湯問》:「從中州以東四十萬里得僬僥國,人長一尺五寸。」晉.葛洪《抱朴子.內篇.自序》:「夫僬僥之步而企及夸父之蹤,近才所以躓礙也。」 2. 古代西南夷中之一族。《後漢書.卷二.顯宗孝明帝紀》:「西南夷哀牢、儋耳、僬僥、槃木、白狼、動黏諸種,前後慕義貢獻。」 3. 比喻年幼卑微之人。宋.蘇軾〈劉醜廝〉詩:「人事豈易料,勿輕此僬僥。」 ㈡ 1. 求,貪圖。宋.龐籍〈上仁宗答詔論時政〉:「知無故不賞,則僥望自息矣。」宋.鄭樵《通志.卷五九.選舉略.雜議論上》:「使僥名濫吹之伍,無所藏其庸謬。」 2. 「僥倖」:意外之幸運。《孟子.離婁上》:「此王國之政,然而國存者,僥倖耳,非其道也。」晉.李密〈陳情表〉:「庶劉僥倖,保卒餘年。」《儒林外史》第一七回:「第二的僥倖進了一個學,將來讀讀書,會上進一層也不可知。」亦作「徼幸」。 3. 「僥競」:為求利祿,競相奔走。《集韻.上聲.筱韻》:「僥,僥倖,求利不止皃。」宋.釋文瑩《湘山野錄》卷上:「蓋欲稍資俸給,其官吏不務至公,以差遣徇僥競者極眾。」《梁書.卷四九.文學列傳上.鍾嶸》:「臣愚謂軍官是素族士人,自有清貫,而因斯受爵,一宜削除,以懲僥競。」 ㈢ㄐㄧㄠ 偽。《集韻.平聲.蕭韻》:「僥,偽也。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