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1832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「曳」《說文》作「![]() 大徐本: ![]() 段注本: ![]() ![]() ![]() |
字樣說明 | 此字段注本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![]() ![]() ![]() |
注 音 | ㈠(語音) |
漢語拼音 | ㈠(語音)yì ㈡(讀音)yè |
釋 義 | ㈠(語音) 1. 牽引。如:「牽曳」、「拖曳」。《說文解字.申部》:「曳,臾曳也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臾曳雙聲,猶牽引也。」《莊子.秋水》:「此龜者,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﹖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﹖」《隋書.卷四八.列傳.楊素》:「家僮數千,後庭妓妾曳綺羅者以千數。」 2. 飄搖。如:「搖曳」。南朝宋.顏延之〈應詔觀北湖田收〉詩:「陽陸團精氣,陰谷曳寒煙。」宋.曹冠〈霜天曉角.小雨濛濛〉詞:「小雨濛濛。輕煙舞曳風。」 3. 困頓。《後漢書.卷二八下.馮衍傳》:「貧而不衰,賤而不恨,年雖疲曳,猶庶幾名賢之風。」唐.李賢.注:「曳,猶頓也。」 ㈡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