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󲙽󲙺󲙻󲙼󲙾󲙿

說 明

正  字 A01707 手-17-20
說文釋形 「攙」《說文》不錄,見於《說文》新附。
《說文》新附:手寫字,剌也。从手,手寫字聲。(楚銜切)
字樣說明 左半作「扌」,末筆斜挑;右半作「毚」:上「手寫字」(C05938)之首二筆作撇、橫撇,不作「刀」,框中無豎筆,下作「比」,上作兩短橫,共四畫;右下作「兔」,中豎撇一筆而下,不分兩筆,末作一點,寫法參「毚」(B01976)字。「讒」、「饞」等字偏旁同此。
注  音 ㄔㄢ
漢語拼音 chān
釋  義

1. 刺、插入。大徐本《說文解字.手部.新附》:「攙,刺也。」東漢.張衡〈西京賦〉:「叉蔟之所攙捔。」唐.李善.注引薛綜曰:「攙捔,貫刺之。」宋.蘇軾〈佛日山榮長老方丈五絕〉之二:「千株玉槊攙雲立,一穗珠旒落鏡寒。」

2. 牽挽、扶持。如:「攙親」。《字彙.手部》:「攙,扶也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九六回:「我叫秋紋妹妹同著你攙回姑娘,歇歇去罷。」《三俠五義》第四七回:「包公攙扶起來,請了父母的安好,候了兄嫂的起居。」

3. 雜混。如:「攙和」、「攙雜」。明.湯顯祖《牡丹亭》第四九齣:「多攙白水江湖酒,少賺黃邊風月錢。」《鏡花緣》第九九回:「不像那些下作人,每錢一千,不但偷偷摸摸,倒串短數,還攙許多小錢。」

4. 奪、搶。如:「攙口」、「攙先」。宋.楊萬里〈春草〉詩二首之一:「年年春色屬垂楊,金撚千絲翠萬行。今歲草芽先得計,攙它濃翠奪它黃。」元.白樸《梧桐雨》第一折:「攙奪盡六宮寵幸,更待怎生般智巧心靈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