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𢹐

說 明

正  字 A01691 手-13-17
說文釋形 手寫字,撝也。从手,辟聲。(博厄切)
字樣說明 上半作「辟」:左上作「尸」,下作「口」;右作「辛」,「亠」下兩筆輕觸上下筆,中橫較長,寫法參「辟」字。下半之「手」,起筆作撇。
注  音 ㄅㄛˋ
漢語拼音
釋  義

1.分開、分裂。《說文解字.手部》:「擘,撝也。」「撝,裂也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今俗語謂裂之曰擘開。」唐.白居易〈長恨歌〉:「釵留一股合一扇,釵擘黃金合分鈿。」宋.吳文英〈祝英臺近.翦紅情〉詞:「玉纖曾擘黃柑,柔香繫幽素。」

2.大拇指。《集韻.入聲.錫韻》:「擘,大指。」《爾雅.釋魚》:「蝮虺,博三寸,首大如擘。」晉.郭璞.注:「頭大如人擘指。」《孟子.滕文公下》:「於齊國之士,吾必以仲子為巨擘焉。」巨擘,大姆指,喻特優人士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