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󲖥󲖞󲖙󲖘󲖧󲖣󲖤󲖢󲖨󲖝󲖦󲖜󲖡󲖛󲖠󲖚󲖟

說 明

正  字 A01676 手-13-16
說文釋形 手寫字,專也。从手,亶聲。(時戰切)
字樣說明 左半作「扌」,末筆斜挑;右半作「亶」:此字上作「手寫字」,「亠」下作「回」;下作「旦」,不作「且」,寫法參「亶」(B00015)字、「壇」字。
注  音 ㄕㄢˋ
漢語拼音 shàn
釋  義

1. 專斷、獨行。《漢書.卷四.文帝紀》:「夫以呂太后之嚴,立諸呂為三王,擅權專制。」《韓非子.孤憤》:「當塗之人擅事要,則外內為之用矣。」

2. 據有。《戰國策.秦策三》:「且昔者中山之地,方五百里,趙獨擅之。」《史記.卷一二九.貨殖列傳》:「巴寡婦清,其先得丹穴,而擅其利數世,家亦不訾。」

3. 專精、善於。如:「不擅言談」。南朝梁.劉勰《文心雕龍.諸子》:「情辨以澤,文子擅其能;辭約而精,尹文得其要。」《明史.卷二八九.忠義列傳一.王禕》:「明年修元史,命禕與濂為總裁。禕史事擅長,裁煩剔穢,力任筆削。」

4. 任意。如:「擅離職守」、「擅自」。《商君書.定分》:「有擅發禁室印,及入禁室視禁法令,及禁剟一字以上,罪皆死不赦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一四回:「令軍士一百人守把玄德宅門,諸人不許擅入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