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󲖀𢲻󲖁󲕾󲖂熶󲕿𤑧

說 明

正  字 A01671 手-12-15
說文釋形

大徐本:手寫字,四圭也。一曰兩指撮也。从手,最聲。(倉括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四圭也。从手,最聲。亦二手寫字(指)撮也。(倉括切)

字樣說明

左半作「扌」,末筆斜挑;右半作「最」: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文从「手寫字」,故楷書上半作「手寫字」,中作二短橫,左右不接豎筆;下「取」上橫右延,將「又」括於其下,寫法參「最」字。

注  音 ㄘㄨㄛ ㈡(又音)ㄘㄨㄛˋㄗㄨㄛˊㄗㄨㄛˇㄗㄨㄟˋ
漢語拼音 ㈠cuō ㈡(又音)cuò ㈢zuó ㈣zuǒ ㈤zuì
釋  義

㈠ㄘㄨㄛ

1. 當量詞:

⑴ 四圭。《說文解字.手部》:「撮,四圭也。」《字彙.手部》:「撮,六十四黍為圭,四圭為撮。」

⑵ 計算手指抓取物之單位。如:「一撮鹽」、「一撮土」。《警世通言.卷三.王安石三難蘇學士》:「先取白定碗一隻,投陽羨茶一撮於內。」

⑶ 計算容量之單位。公制一撮等於萬分之一升。亦稱為「公撮」。

2. 抓取。《莊子.秋水》:「鴟鵂夜撮蚤,察毫末,晝出瞋目而不見丘山,言殊性也。」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回:「撮了一把苦丁茶葉。」

3. 摘錄。《史記.卷一三○.太史公自序》:「采儒、墨之善,撮名、法之要。」《紅樓夢》第四二回:「將市俗的粗話,撮其要,刪其繁,再加潤色比方出來。」

4. 聚攏。《孔子家語.卷一.始誅》:「其聚處足以撮徒成黨,其談說足以飾褒榮眾。」明.朱權《荊釵記》第三○齣:「只得撮土為香,禮雖微,表姑情意堅。」

5. 居間拉攏。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九:「想是前世姻緣,我等當為撮合。」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六回:「你如今不管他喇子不喇子,替他撮合成了,自然重重的得他幾個媒錢。」

6. 簇擁、托起。《西遊記》第四六回:「(孫悟空)卻作五色祥雲,把唐僧撮起空中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一四回:「鳳姐下了車,一手扶著豐兒,兩做媳婦執著手把燈照著,撮擁鳳姐進來。」

ㄘㄨㄛˋ,ㄘㄨㄛ之又音。

ㄗㄨㄛˊ

牽引。《廣韻.入聲.末韻》:「撮,挽牽也。」《集韻.入聲.末韻》:「撮,挽也。」

ㄗㄨㄛˇ

量詞。計算毛髮或野草之單位。如:「一撮頭髮」。《水滸傳》第三回:「史進頭戴白范陽氈大帽,上撒一撮紅纓。」

ㄗㄨㄟˋ

「會撮」:髮髻,一說項椎。《莊子.人間世》:「支離疏者,頤隱於臍,肩高於頂,會撮指天。」唐.陸德明《經典釋文.卷二六.莊子音義上》:「崔云:『會撮,項椎也。』司馬云:『會撮,髻也,』古著髻在項中,脊曲頭低,故髻指天也。」

︿
TOP